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声音】李强:“习惯”“投入”和“换位思考”是我送你们的三件礼物

经彩视界 2021-09-14

他说,本科毕业时的他极其“平凡”,综合考虑后选择读研,重新认识自己;他说,当老师后的他略显严肃,时常带给学生距离感,不那么平易近人;他说,工作中的他通常一次只能专注做一件事,应急处理能力还有所欠缺。


谈起自身经历和感受时,他说的最多的是自身的不足,一直在对自我进行反思;可当他聊起身边的同事时,总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并由衷地说:“你去看看人家做的事,那是真让人佩服,简直没法儿比。”毫不掩饰地批评自己,绝不吝啬地夸赞他人,他就是经济学与经融学系的李强副教授。


李强老师  ▲ 



“好习惯会塑造一个人的品质”


“我们上学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电脑也是部分同学才有,所以学习之外的生活相对简单。”无论何时何地,在李强的书包里总能看到英语单词书和《高等数学》这两本书,他的作息也十分自律,不睡懒觉,坚持早晚自习,休闲娱乐是踢足球。


谈起本科求学时,李强连用了好几个“懵懵懂懂”,他自述并不是学习上的佼佼者,考试差不多是中等偏上,也没有特别凸出的其它优势,但坚持和勤奋一直是他学习的“底色”。备战四个月左右,顺利考取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的生活对他“三观”塑造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而后硕博连读。博士期间,他常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职业经历的人接触交流,从他们身上听到的很多故事,学到的很多经验,为他后来担任实验班导师,与学生交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回溯自身成长经历,李强认为学生相对早些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在这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不管是自律的习惯还是勤奋学习的习惯,只要坚持下去都会对一个人品质的养成产生影响。


金融学的学习格外强调立足现实和与时俱进。李强希望学生们平时多阅读精品,题材不限,按需选取,可关注一些专业相关的优质公众号,随时关注时事,并结合实际,带着问题、思考和质疑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恰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认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在李强看来:“历史有趣,现象热闹,我们要从历史中去总结,从现象中去观察。”博览群书固然重要,前提是要养成阅读习惯,习惯形成后可以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就愿意投入,投入之后定有收获。



“专注投入是有效产出的前提”


2016年,李强与另外几位老师建设的《金融学基础》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正式上线,2017年该课程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回顾这门课,李强谦逊地说道,“我是运气好,捡了开设时间早的优势,加上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多位老师十几年的建设积累,才有机会。据我所知,学院还有很多老师做得都比我好、比我投入,他们的诸多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当初,为了这门课保质保量如期上线,从未接触过在线教学的李强尝试了许多视频录制方法。他听说学校有位老师慕课做得非常优秀,便去学习经验,回来后自己也扮演着“导演”角色,精心设计讲课脚本,试用两个月后却发现这种方法对他而言并不适用,于是迅速转换思路寻求他解,也根据学生的反馈尝试了多种录制方法。在课件制作上,他从语言内容、编排形式、字体大小、颜色搭配各个方面进行了策划和设计,与课程组的老师多次沟通,反复研讨,反复修改。上线至今,课程进行了两次相对大的改版,不断对授课内容进行数据更新和优化完善。


《金融学基础》作为了解金融学的入门型基础课,它定位清晰,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在大纲设计和题目编排上课程组的老师们都进行了精心构思,很多学习过这门课的学生在评论中写到——能从中感受到老师们的认真和投入。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的各种借口甚至放弃。李强的两个国家级基金项目都是连续申请了四次才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极易让人郁闷甚至灰心。因为深有体会,所以他告诫学生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释放情绪,特别是寻求外界帮助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号,从而不断坚持下去。


在李强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成绩好坏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习惯好,品格也不错,有上进之心,还愿意投入,这样的学生,身边人都会拼尽全力去培养或帮助。



“换位思考有助于增强包容性”


“当时内心很复杂,有说不出的感动”,收到导师李强发给自己的论文修改建议时,2018级金融硕士何富琨如是说:“写完第一稿后,担心写得太差,我一直不敢发给他看,但没想到我把邮件发出去后,李老师很快就给我回复了,上面每一段的内容都用不同颜色进行了标注,他改得特别细致,几乎每个字都有认真看。”


用不同颜色对学生论文进行修改批注是李强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的方法,譬如红色代表此处尚存有问题,需要学生继续思考;蓝色代表已经修改好的内容,学生可作参考,亦可以在上面继续修改与老师探讨;粉红色代表老师对此处提出的疑问和他对此的理解……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学生在拿到论文后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老师改动的痕迹,再次修改也更便利了。


李强(右三)与他的学生们 ▲ 

始终关注学生需求也体现在了李强的课堂中,他的《互联网金融概论》课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他的学生这样说道,“只要你去看看李老师是怎么备课的,就会知道他讲得好的原因了。”


9月份才要上的课,李强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了,并且在他将课件做好后,还会找一些研究生来“试听”,提前把课程内容讲一遍,一边讲一边问学生有没有听懂,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征询他们的改进意见,力争让每一个知识点“够亮”,而不是照本宣科。


参与课件数据更新的硕士生吴俊龙说,他发给李强老师的PPT初稿几乎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李老师不会直接copy我更新的数据,而是加入了他自己的理解,而且面对面指导我如何利用数据讲出道理、深度和高度,以及PPT如何逻辑清晰地制作与展示。李老师亲自制作完PPT后,还会问我这样修改可以吗,合不合适,他很在乎我们的感受,在帮助李老师更新课件数据的过程中我自己在逻辑和规范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你想,你自己做的东西都是随性随意的,学生看着舒服吗?精心备课的态度起码是对学生和对职业的一种尊重。”说这话时,李强眉头紧锁,表情严肃而认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为他们着想是李强在十多年教学中一直在努力践行的事,常怀换位思考之心,让他的包容性也更强了,许多以前遇到会很想“发火”的事,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火气”可能就没了。


时间不够用是李强这些年来最大的感受,他愈发明白有科学、明确的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因此,他经常会让每个学生定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业和生活规划,明确每一个时间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定期与学生保持邮件往来,每隔两周的组会让学生汇报科研进展,洞悉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并有针对地进行指导。


十三年来,李强一直在科研、教学和公共服务的路上默默耕耘,说得少,做得多是他一贯的作风,他愿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为学生成长提供借鉴与指导。


采访:李柳

编辑:彭媛


往期精彩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